王彦贵指着眼前的一片地说,这一块地有720亩,以前是67户人家的棉花地,现在集中到了8户用统一模式经营管理。今年风调雨顺,棉花长势很好,再加上秋天光照足,棉桃都开花了,每亩收成380公斤到450公斤不成问题。“这几天轧花厂的老板已来过好多次了,跟我们谈棉花的价格。”王彦贵说,“我们的棉花品质好,我有信心跟他谈,把价格再提高点。”
记者感言:土地条件相同、人力资源相同、水利资源相同,为什么产量相差很大?棉农收入相差也很大?大丰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农民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土地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所有权还是农民自己,流转不失地;土地交由种地能手打理,种地的收益可以保证,自己还可以创业搞别的,为家里增加收入。大丰镇通过新型土地联营合作社的建设,实现了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实现了科学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