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禹城市房寺镇绿豆王村村民孙永生种植的1100亩大豆长势旺盛,丰收在望。“去年我种了60亩‘齐黄34’大豆,亩均收益1056元。今年,国家每亩还给150元的补贴,我就扩大到了1100亩。”
2016年山东出台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意见,提出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在我省沿黄玉米集中产区,积极引导农民改玉米种植为大豆、饲草料等作物,改玉米种植为玉米和花生间作套种。
今年,全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禹城是山东10个试点县市之一,试点内容正是玉米与大豆轮作。10个试点县大豆种植一年增加了50万亩,全省大豆总面积达250万亩左右。
成为国家试点之前,禹城就与省农科院、禹王集团合作,陆续发展起3000亩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植试验基地,选出了以“齐黄34”为代表的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系列品种。
“以前大豆不受‘待见’,原因是传统种植方式产量低、效益差、农业机械用不上。”禹城市农业局局长王清华说。“我们选出的品种高产且稳产,亩均达200公斤左右。
平播大豆比单种普通玉米每亩可增收140元,玉米大豆间作可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是白捡’的效果,每亩增收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