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总量增长、饮食结构加速调整以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呈刚性的增长。目前,国内主要粮食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粮食进口总量也不断增加。个别地方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主要是受到种地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滑因素的影响,根源在于农机工业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要保证粮食基本自给,需要粮食持续增长,这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深度和需求广度将愈来愈强烈。
三是政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是农机行业发展最大的红利,这一政策将会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今年政府主管部门对购机补贴政策进行密集调研和深度研究,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办法会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鼓励和支持优质产品和诚信企业成为市场的主导。
同时,我们应抓住国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发展”的机遇,争取国家财政对自主品牌农机产品产业化的扶持,加大对增强农机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扶持。
“新常态”下,农机工业路在何方?
今年,中央多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国家发改委领导指出“新常态下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四点:第一,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第二,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第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第四,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