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种值面积占种植业的3%,产值达10%。近10年来,我国棉花种值面积从8889万亩下降到不足7000万亩,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从3864万亩减少至2918万亩,年均减少157万亩。
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种棉花与种粮食相比,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每亩少收入173元。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种植棉花。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在美国,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100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作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从长远来看,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是中国棉农和棉花产业的根本出路。”渤海商品交易所棉花产品经理赵祎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