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采收“卡”住棉花规模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喻树迅告诉记者,内蒙古西部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新疆北部生态条件相似,种植棉花优势突出。这里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棉花病虫害种类少,棉花品质好;蒙西有大面积盐碱旱地,棉花是抗旱耐盐碱作物,种植数年,还能改良土壤。
自然条件如此优越,为何以往蒙西棉花没有得到大发展?“关键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采收难题没有攻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总农艺师张建中说,跟玉米、小麦等作物不同,棉絮轻,无法通过收割后扬谷,利用重力分离的方式来获得棉絮。棉花机械采收技术的发展为内蒙古规模化发展棉花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内蒙古地多人少,如额济纳旗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万,采收棉花人手不足。目前市场上1公斤籽棉收购价约8元人民币,但采收1公斤籽棉人工费接近3元,成本过高。”张建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