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针对四川省油菜主产区生产特点而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促进油菜生产发展。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1品种选择
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的主推品种中选择抗倒抗病抗裂角性较强、植株较矮、花期较集中、株型较紧凑、较适合密植、角果层较集中、成熟落黄一致性较好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近年来试验示范,川油36、华海油1号、科乐油1号、德新油49、长油2号、蓉油18、中双9号、中双11、油研60等品种适合我省机械化生产。
1.2种子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种子并进行过筛精选处理,要求种子水分不高于9%,纯度不低于95%(杂种一代90%左右),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90%以上。播种前,应晒种4-6小时,提高发芽率;然后针对当地各种病虫害可能发生的程度,选择相应防治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及时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播种后的抗病虫害能力。根肿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建议用氰霜唑和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重点防治根肿病、蚜虫和部分地下害虫,播种前一天用100ml氰霜唑原液加上3~6g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1公斤种子,拌匀摊晾备播。